(飲酒過量有礙健康)
雪樹伏特加,這款算是我人生當中第三支非陳年蒸餾酒,第一支是野牛草,第二支則是金門高粱;買它的原因可能有一半是要收藏瓶子,雖然現在也不知道搞到哪裡去了,好險總會在喝醉前拍照,不然不小心打破真的蠻可惜的。
有人形容這支如果凍飲或是冰鎮之後的口感,就像喝香水一樣,沒有任何的臭味就順暢入喉,然後是溫熱感從肚子裡開始竄升,不過說老實話,雪樹並不是特別優秀,而是幾乎是面上還不錯的伏特加都可以這樣。不小心喝到的百分之95食用乙醇更是有這種效果(不是故意要喝的)。我必須說只要入口順,就是很不錯的伏特加,就有成為日常用酒的潛力(如果你是每天都要小酌一兩個 Shot 的,最好挑沒有特別氣味的蒸餾酒;像 Islay 的 SMW 就太有特色了,味蕾感覺起來像是吃大餐一樣 )。這支波蘭伏特加有著較常地蒸餾時間,使它的口感變得很溫順,對我來說,它的價值真的有部分是來自它的品牌設計。
如果想像一個俄國人一樣,不論到哪哩,不論甚麼時候都需要伏特加,也可以考慮 Stolichnaya 或是 Golden Ring 之類的俄羅斯伏特加,標價親切,而且不會有太多的裝飾品,就是單純地玻璃罐和酒標。這兩牌我也喝了不少支,表現起來並沒有因為便宜就酒質低劣,反而是平易近人的好選擇。重點是第一支在各大賣場都很好買到,比起波蘭或法國的伏特加,幾乎是以賣品牌和名氣地方是在賣酒要好得多。
題外話 : 目前全球金融危機已經變得如此嚴重,以至於俄羅斯人正在減少伏特加酒飲用量。
(看起來金融風暴的威力也把這個伏特加大國給打跨了。)
雖然如此,但我還是想喝一支要價 1K5 Grey Goose。因為名氣真的很大,但我想可能 C/P 並不會成正比吧 ?! 目前沒有看到哪裡是特別便宜的,好市多應該也不太會在特價了吧。
(目前,雪樹在大多數通路也已經漲了百分之50以上,要買可能要跑遠了。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